深圳取消商務公寓“只租不售” 專家:不要誤讀
深圳住建局介紹,取消商務公寓“只租不售”的相關規定,抑制了部分城市更新項目的活躍度,長期看利于增加商品房供給,短期看不利于可售商務公寓銷量。
深圳住建局介紹,取消商務公寓“只租不售”的相關規定,抑制了部分城市更新項目的活躍度,長期看利于增加商品房供給,短期看不利于可售商務公寓銷量。
12月10日至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強調了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定位”。專家認為,明年政策不會刺激房地產。
隨著房地產調控持續、房企集中度上升、融資環境不斷收緊,房企之間分化加劇,尤其是中小房企,生存壓力持續加大,破產數量明顯增多。
數據顯示,前11個月銷售額達到5000億元的房企數量已經增至四家。其中,“碧恒萬”前11月銷售總額達到1.93萬億元。
諸葛找房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,以年租金收回買房成本情況來看,廈門以89.6年高居榜首,深圳為54.9年,而哈爾濱只需24.9年。
數據顯示,截至12月9日,2019年以來A股房企涉及的并購動態達757條。房地產行業集中度提升速度加快,專家預計2020年房企并購潮料持續。
臨近年末,土地市場再次迎來周期性“供地潮”。自11月以來,超百億級的土拍在杭州、廣州、北京、蘇州、南京等多個城市頻頻出現。
近幾個月,北京二手房更是出現了量價齊跌的局面,其中,限競房出現“井噴式”的集中供應和成交成為影響房價的主要原因。
近期,多地調整房地產政策,多數指向部分限制邊際松綁。分析人士指出,在“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”的要求下,根據本地情況進行雙向調節或成常態。
2017年以來,北京、天津、廣州、深圳、廈門等16地相繼發布政策限制“商改住”。綜合多地調控政策來看,不得擅自改變為居住用途為基本原則。